第八百九十五章、国书-《闺华记》
第(3/3)页
好在没多长时间,李尧一家进京了,梁茵知道新月和谢涵交好,便在赵王府附近买了一处宅子,倒是方便了两家走动。
说是走动,可由于谢涵仍是在孝期,她除了进宫一般很少去别处,因此大多数时候还是梁茵带着新月来看她。
端午节的时候,谢涵听到了两个好消息,一个是朱泓首战告捷,他们的战船装扮成商船击沉了对方两艘大船,并活捉了对方一百多号人。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顾錾带着人刚在松江府那边布好防线,结果就赶上了倭寇撤退,于是,他直接来了一个瓮中捉鳖,把这二百多号人全部关了起来。
这四百来号人已经由朱栩命人向倭国递交了国书,命他们用白银十万两来赎人,否则的话一律发配去充当徭役。
不知是不是这两次战役让倭国见证了大夏的实力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倭国还真派了使者过来,不过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这四百来号人,还有一份请求开放松江府海禁的国书。
朱栩倒是在谢纾的手札中看到一点,好像说什么海上丝绸之路,意思是海上贸易逐渐代替了陆地的丝绸之路,如此一来不但会带动开放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也会带动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
至今朱栩还清楚地记得彼时看到这段话时并不是很明白这段话是什么意思,现在想来这段话应该是明远大师说出来的,是后世人的经验之谈。
可开放海禁毕竟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在倭国的要求下开放海禁,凭什么呀?
拿不定主意的朱栩命人把谢涵接进了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