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密议-《续南明》
            
            
            
                
    第(3/3)页
    “而且,邳州这边,亦不是没有得力人物。”赵还禄高深莫测道。
    赵高堂看了赵还禄一眼,自己这个儿子,不得了啊,所出之言,皆是刀刀见血。
    他缓缓道:“你是说,驻札邳州,工部都水分司主事齐尚贤?”
    赵还禄道:“正是。”
    作为邳州城的大家族,赵高堂当然知道齐尚贤这个人,为官贪婪骄慢,虽是贫寒出身,当官后却是要钱不要命。
    河道的职务素来油水丰厚,朝廷每年拨下的修防费用多达几百万两,这些费用,各河官素来“河取二三,官取七八”,他们挥霍淫奢,斗奇竞巧,也是造成清江浦繁华的原因之一。
    齐尚贤也是分赃的人员之一,尤嫌不足,到了邳州后,利用手中管理闸、洪、坝等方面优势,大肆捞钱,甚至触手伸向四面八方。
    他勒索船只,敲诈堤夫坝夫,甚至与漕运军船勾结。
    大明旧例,“凡漕运军人许带土产易换柴盐,每船不得过十石”他让各船带土宜二十石,多的货物,就他吃了。
    他还参与牙行私牙,麾下幕僚控制城东、城北、城西多个市场,养了一大帮的青皮地棍。
    他还参与高利贷,开了专放印子钱的钱庄,又有赚钱的赌馆妓院等等。
    杨河要对付邳州城的青皮牙人,首先齐尚贤这关就过不了。
    赵还禄笑道:“齐主事毕竟是京师大员,有他出马,想必那杨练总也要顾忌三分。”
    赵高堂略略宽宽心,但却有阴影,叹道:“只恐此人丧心病狂,不顾一切,便若当时韩澜一样。”
    赵还禄也静默下来,当时韩澜被杀,明面上说法是铜山匪作乱,但凶手是谁,对这些邳州城大户来说,那都是心照不宣的事。
    良久,赵还禄深沉的道:“若胁迫不成,甚至撕破脸皮,文闹武闹都不行,唯有切割了。让嬷嬷他们避出邳州,丢些小卒,甚至用庄景原、张有情等的人头堵那杨河的嘴,待风头过了,东山再起。”
    赵高堂看着赵还禄,缓缓点头,他心下宽慰,果然没白送儿子去读书,就是有了见识局面。
    特别现一家两秀才,有了这护身符,很多事情都便利,倘若儿子以后中了举人,甚至进士,家族前景不可限量。
    近年他在拼命洗白,毕竟土匪这生涯东奔西窜、朝不保夕,生存并不容易,这些年有了乡绅的身份,行事就便利了许多。若家族有了官员,就更是便利。
    当然,他不会因此就放弃积匪的身份,毕竟这是祖传的职业,世世代代,传袭几百年了。有时家族沦落了,世代惯匪教育,也可令他们快速积累崛起,相比别的家族优势太大。
    他的盘算是明面为绅,暗里养匪,这是一条两利途径。
    便如当年倭寇,不都是沿海举人进士家族养着的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