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东宫太子-《唐朝名侦探》


    第(2/3)页

    想到这里,崔涣走上前,对李隆基躬身行礼,正色道:“陛下,此事事关重大,依臣之见,应当让刑部,大理寺,会同御史台共同调查。”

    “崔大人,不过区区一件小事,用得着三司会审么?交给我御史台足矣!”杨国忠淡淡地说道。

    崔涣严肃地道:“杨大人以为此乃小事?您之前也说了,此事若不能给百姓一个交代,定会引起百姓对朝廷不满。事关民生,又岂会是小事?何况,李大人乃太子少傅,官居二品,且又是新罗摄政王,不用三司会审,又岂能服众?”

    崔涣语气严厉,特意加重了李沧海身为新罗摄政王的语气。

    李隆基闻言,也微微点头:“崔爱卿所言倒也不无道理,但李沧海身为大理寺卿,若是让大理寺参与审理,怕是同样会有失偏颇吧?”

    就在这时,太子李亨走出朝列,对李隆基行礼道:“父皇,依儿臣之见,不如将此事交给儿臣,由儿臣来调查,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李隆基见李亨主动出来解围,他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李隆基不是个傻子,他又岂会看不出,杨国忠和李沧海之间有所间隙?

    只是,这两人皆是他所倚重之人。

    李沧海可以替他稳固江山社稷,是个不折不扣的忠臣,他自是缺不得。

    而杨国忠不仅是杨贵妃之兄长,还善于揣测他之心意,很多事情都要杨国忠去办,他更是缺不得。

    如今,李沧海又身陷囹圄,不管让御史台还是大理寺进行审理,都会难以公正。

    而李亨的话,则给他解了围。

    若论起调查李沧海,说起来似乎没有比李亨更为合适之人。

    一来,李亨长居东宫,与李沧海并不熟识。

    二来,也可借此机会,验看他之能力。

    想到这里,李隆基不再犹豫,便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由亨儿前去调查。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从旁协助,三日之内,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
    第(2/3)页